邮政排队感悟
这周六为了寄东西,去邮政。因为上海虽然解封,但实际上没完全解封,快递除了京东和顺丰,还都不行。顺丰有点贵,我们转卖一个年会中颈部按摩,电流刺激的,感觉没啥用,就挂了68还包邮,那就最便宜的吧。因为疫情,邮政就开了一个窗口,不光寄东西,还有好多老人来缴费,水电费,话费,虽然其他手机途径也可以,但老人们不会,只知道来着,大下午就排队,从2点排到4点,之前去问就说要身份证,其他没说。
排队很热,我都腰酸背痛了,别说老年人了。等我了,突然跟我说,你这个不能外面包泡沫纸,是电器,大箱子一起放,80%会被压坏。当时感觉是日了狗了,早你不说,排了2个小时,跟我说这个?沉没成本很高,要是你早说,我就顺丰寄,贵点就贵点,起码还能卖钱。你这个80%压坏,我既赔了东西, 还赔了邮寄费,还浪费了我2个小时,这我完全是亏本的。
排队的时候,我就在想,排队前,最好完全知道入口校验规则,符合规则再排队,起码目标不能错,经过不确定时间的执行,最后到门口校验是否达到入口目标。如果一开始,连目标规则都不知道,那完全也不可能正好碰巧符合标准,正好能进入。
这个跟我们人生很像,平时我们对未来,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,随着时间走,恰巧到了某个时间点,有某个入口可以进,但你从来不知道入口检查标准,慌乱拼凑,那必然校验不通过,然后你就是好像,人生过了很久也一事无成。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有目标,那到了各个人生的不同入口检验必然过不去。
第二个思考,就是任何思考如果不能改变行为或习惯,那就完全没什么用。之前居家办公是一个实例,大环境时间变多了,通勤时间变少了,但我习惯没变,所以只是把之前工作的时间变长,其他什么都没变。
所以我进一步想,既然每个思考都要改变行动,那不就是要总结自己的原则,按照原则去办事,先思考各种情况,总结成办事原则,减少不必要的思考,行动按原则判断,思考改变原则,原则影响行为习惯,这样思考才能改成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