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

6月1号前,小区就全解封了,封闭的铁皮都拆掉,还没等1号的到来,已经全解封了。
今天是3号,出去坐了地铁,逛了商场,堂食还没开,本来大吃一顿,但看来吃不成,买了个烤肠和烤猪蹄,商场外面啃了啃就回家了。
从4月10多号封闭到6月份,2个多月了。
想起刚封闭的时候,当天我刚从单位的封闭3天解封出来,但过了多久有点记不清了。在单位隔离的几天真的难受,还要上班,还要发版,晚上也睡不好,凳子上躺着腰很难受,一会一醒,周围鼾声也很大,睡的很难受。
封闭前一天,新闻里听了上海疫情有点严重,但看我小区还没封闭,只有几个楼栋口封闭,本来想老小区,老年人多,疫情肯定严重,但没想到,还行,还挺乐观,当晚我们跟我在路上视频,问候情况,我还大大咧咧说没事,都挺好的。但听到不远处就有警车声,看到警车,感觉就不太好。晚上还特意出去逛逛,但也没买啥。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出去了,第二天我居家办公,欣欣出门上班,不一会就回来了,说小区封闭了,出不去了。当时还觉得挺高兴,不用通勤上班了,但没想到再出去都过去2个月了。

虽然我们被隔离在小区,但还好可以远程上班,工作不耽误,工资照发。开始高兴,每天省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,爽。但慢慢变得每天24小时工作,没有了下班时间,以前还可以说,下班了,没带电脑,明天再说。但现在24小时都在,每天醒了就上班,一直工作到10点多,然后睡觉。最终两点一线,省去通勤时间,全是上班,完全没有下班了。
加班我觉得跟我自己有关系,白天工作,经常有人找,都是帮别人解决问题,自己想干的问题,只能在别人完成后,晚上或周末抽空做,完成你自己的事情,才能完成你的绩效,对自己工作安排的还不太到位。

之前一户可以出去一个,我就出去了,第一次出去,除了保供的商店,其他都还用铁皮拦着,但第一次出去的时候街上人也挺多了,我就去联华排队买东西。我们这个老小区的超市很奇怪,之前我是比较适应大超市,比如家乐福、沃尔玛的,但这些大超市距离都有点远,反正是国内的联华超市,基本能买到生活必须品,价格也还可以,虽然小一点,装修、东西差一点,但该有的都有。满足需求,反而大家都去,更实在。当时8点多出门,去了就先排队超市,队伍特别长,8点半开门,差不多排了1个小时,9点半进去了,里面人还可以,东西还会挺多,但酸奶啥的没有了,调料也不全了。买了必需的东西,出门继续逛逛其他地方,去了肯德基那边,茶百道开了,人有点多,就没排队,肯德基什么都没开,后面去了侧门逛逛,但铁皮基本没拆,就回去了,东西很沉,也走了很远,很累。

后面第二次出去,基本拦商家的铁皮都拆了,但就10点多出去,也没想多逛,如海超市逛逛,就回去了。再后面就全面解封了,上海这次解封,真的太快了,封闭磨磨叽叽,导致扩散严重,小区内疯狂传染,开始感觉没怎么出去,但小区内突然一栋栋封闭,后面又更魔幻的,突然没有新增了,再后来就是突然全面解封,感觉还没都清零,但说解封就全放开,自由出入。然后上海严重的时候,中风险一个没有,现在全面放开了,又开始有中风险了,都清零了,又开始有确诊了,离谱的是还确定了中风险,我们隔离2个月,本来应该有赔偿的,但现在啥都没有,就因为不是中风险。

这段封闭对我们来说,还算舒服,吃穿不愁,就是每天上班有点累,不能出门有点烦,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生离死别,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,不会用智能机,不知道怎么抢菜。 有重病要看医生的,出不去。

不管怎么说,多面手是必要的,生活各种方面都要重视,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。

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