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

最早听到这个是在上一家公司,当时公司做的一款产品是走高端路线,但实际水平并没达到,但概念吹得足够响。但有的时候吹的太高,导致很多客户付款后到实际上线,心里落差很大,尾款结算不顺利。或者是预期太高,结果实际差距导致没有购买。我就听我们当时总经理提到预期管理,不能给客户太高的预期,预期是150,即使你现在已经不错了,到了90分了,客户也会觉得不好,但如果开始给客户的预期事80分,你到90分已经很好了,即使东西没变,客户的体验会好很多。

想想这个结合最近部门来了一个职位更高的技术专家,我们本能的对他的预期更高,我们做不到的,做不好的都给他,让他去做,心理上也心安理得,毕竟人家职位更高,按理应该能力更强,对他的预期很高,如果他跟我们完成一样的东西,我们就会觉得不行,虽然东西一样,但是评判标准就会变化,会自然的提高。

所以对于领导的预期也要有管理,最近部门长给我们定目标,想做一个引擎,解决所有问题,虽然理论上可性,但实际上没有用的地方。如果这个时候,答应下来领导,领导的预期很高。最后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很难,给领导留一个好印象。
预期、实际结果与体验有几种关系,

实际结果远低于预期,体验最差。
实际结果达到预期的最低标准,体验差,但勉强过得去。
实际结果达到预期,体验一般,勉强可以。
实际结果超过预期一点,体验良,不错,会越来越好。
实际结果超过预期很多,体验优,真不错,比我想还要好,有前途。
事件结果超过预期,有我都没想到的点,体验超凡,非常好,比我都强。

从上面几种关系上看,第一给领导预期不能太高,如果太高,不管你实际结果是什么水平,只要没达到预期,都会很差,即使你做的不错。不管怎么说,职场上下级,始终是人的关系,最终结果是一回事,给人的感觉是另外一回事。
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,是降低实际预期。让目标更容易达到,第二个是到达目标。第三个是能超出预期,做一些意想不到的。这样你的上下级关系会更容易维护好。

Contents